说到皇帝的饭局,你是不是立马想到满汉全席、山珍海味?乾隆皇帝的餐桌,奢华到什么程度?
御膳房一天能上一百多道菜,光主食就能摆满一桌。场面之大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
可你要是以为乾隆是“大胃王”,能把这些全扫光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御医日记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:乾隆每天的主食被死死限制在四五小碗米饭,换算下来,也就相当于普通人一顿饭量的一半。
排场再大,真正能咽进肚子的少得可怜。
博物馆满汉全席还原图
乾隆的御膳房,几乎是古代顶流大厨天团。天南地北的食材,随时运到京城
什么鲍鱼海参、鹿肉熊掌、燕窝鲥鱼,通通能摆上皇帝餐桌。
光看这阵仗,不明就里的人真以为乾隆顿顿撑到“扶墙走”。
可现实呢?乾隆更多时候只是点个卯,这道菜夹一筷,那碟子尝一口,甚至干脆只闻不吃。
那些金光闪闪的御膳,摆得比吃得更重要,说是国力展示一点不过分。
乾隆之所以能活到八十九岁,不靠吃补,反倒是靠“管住嘴”。
乾隆绘画图片
乾隆平时活动就是批阅奏折、赏画散步,运动量连现在人每天的“5000步”都达不到。
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,经常说一句话:“宁少勿多。”这是他坚持一生的饮食原则。
任凭御膳桌上堆满山珍海味,乾隆真正能动筷子的,往往不过十几口。
御医的态度堪称铁面无情:“过饱伤胃,过饥伤气。七八分饱,多一口都不行!”
乾隆想任性多吃点?旁边的御医死死盯着,绝不容许。
而且不光管量,还管质:油腻免谈,辛辣靠边,荤素必须搭配,每顿必有药膳汤帮助消化。
博物馆乾隆喝奶茶的碗
换句话说,乾隆的餐桌,外表是极致奢华,实质是科学配餐。
别看乾隆天天三顿精米细面、御厨伺候,可真要比塞进肚子的量,他可能还不如地里干活的一个庄稼汉。
一个长工啃窝头,体积可能顶乾隆一天的主食,农民干活累,一顿能下两三大碗粗粮粥。
反观乾隆,日常活动无非是批折子、赏字画、散步几圈,运动量连咱今天手机计步器的“5000步”都达不到。
御医要是不管他,天天猛造山珍,怕早早就龙体不支了。
乾隆自己也心知肚明,经常念叨一句:“宁少勿多。”长寿秘诀,其实就是少吃、吃精。
很多人以为,皇帝想吃啥就吃啥,随口一说,御膳房立刻奉上。
事实却是:乾隆在“吃”这件事上,反而是最不自由的人。
大鱼大肉想开荤?御医摇头:不行。
多添半碗饭?御医挡筷子:不能。
甚至连口味都得规矩:油少盐轻,素菜搭配,饭量死死控制。
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可在御膳桌上,乾隆也得乖乖当个听话的病人。
这,就是他的“养生铁律”。
乾隆狩猎图
乾隆的超长待机,靠的不是满汉全席的奢侈,而是御医们一刀刀削下来的口腹之欲。
御医给他定下的终极秘诀:不在多,而在精;不在饱,而在和。
表面看,乾隆日日坐拥山珍海味,金碗银筷,极尽奢华
可真相是,他的饭量可能还比不过你家八十岁的老爷子。
历史就是这么戏剧性:最尊贵的人,在“吃饭”这件事上,反而最无自由。
御膳百道光彩夺目,可背后藏着的,却是帝王口腹之欲的巨大牺牲。乾隆的长寿秘诀,听起来光鲜,其实代价不菲。
高开网配资-开户炒股-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-老牌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